陈民藩,福建省福州人。主任医师,教授,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毕业于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开始在福建省人民医院从事中医肛肠科的工作。是全国第二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也许在某些人眼中,搞肛肠是个脏兮兮的工作,我一干就是数十年,乐此不疲,我深爱我的工作。”年逾八旬的陈民藩平静地说。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1956年,陈民藩从福州卫生学校毕业后,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始从事中医肛肠科的工作。当时的肛肠科设备简陋,疗法不规范,甚至还发生了因枯痔钉使用不规范而出现砒霜中毒的事件。年轻的陈民藩来到科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向同事们学习,向书本学习。陈民藩回忆说,1962年在辽宁沈阳与雷锋班的战友们一起“忆雷锋、学雷锋”,更坚定了他为中医肛肠事业奉献一生的决心。他默默地工作着、实践着,规范了含砒枯痔钉的用法用量,得到了同道的认可,并写进了含砒枯痔钉的诊疗规范中。他进而又将含砒枯痔钉改进为无砒枯痔钉、枯痔液。临床上他十分重视中医药在肛肠学科的特色作用,研制了一批内服外用的中成药系列,如黄白胶囊、黄术胶囊、紫白膏等,临床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如今,这些药物依然服务广大痔疮患者,他的继承人也依此立项申报多项省级、厅级科研课题,对其作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他还善于将传统疗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丰富发展了挂线疗法、枯痔疗法、结扎疗法等多种手术方法。
辛勤的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陈民藩创立的陈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作为福建省中医肛肠主要学术流派,推动着福建省肛肠专科的快速发展。他主持的“枯痔疗法”科研课题,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福建省科技成果奖,提高了福建肛肠专科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正是他和同事们以及福建省兄弟医院对枯痔疗法的不断改进,使福建省在痔的治疗上走在全国的前列,福建省也被誉为“枯痔钉的故乡”。因此,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大会也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传道授业 乐此不疲
1990年后,科内许多老同志先后退休,年轻人还不能独挑大梁。陈民藩又是门诊,又是病房,又是手术室,不断地奔波。普通的病例,他为年轻医生做助手,当主心骨;复杂的病例,他术前分析,术中指导,术后评点。他总是默默地关注着、支持着年轻医生的成长。陈民藩作为第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承担了带徒的工作。他细心指导,使得年轻医生迅速成长,成为福建省肛肠学科医教研的中坚力量。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师承弟子石荣、蔡而玮、梁瑞文、郑文彬,完整继承了他“肛肠病从湿热论治,重视兼夹证;强调整体观念,内外并治;辨证辨病结合;重视顾护脾胃之气,扶正祛邪兼顾;防治并重,预防为先;主张手术手法轻巧细致,重在创新,疗法应用有常有变;重视非观血疗法、少损伤疗法的应用”的学术思想,并结合现代科技成果,使疗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学术传承人王菁、陈祖清、吴燕燕等师承石荣、蔡而玮,基础理论扎实,有开拓思想,在继承的同时,开始了陈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理论和特色技术的机理研究。
多年来,陈民藩讲学、会诊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举办全国及福建省肛肠病学科新技术学习班二十余期,培训学员二千余名,学员遍及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五十多年间,他在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撰写《肛门科临床手册》《肛门常见病临床治疗》等医学专著、合著六部。《肛门科临床手册》获福建省中医图书三等奖。1985年,陈民藩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医科研突出贡献奖”。
德艺双馨 赞誉无数
陈民藩不但有精湛的医术,更有高尚的医德。他为人和蔼,扶持后学,诊病认真,深得领导、同事及患者的一致赞誉。1997年获“福州市第二十六届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福建省教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等三部委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他还多次被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他是福建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是位德艺双馨的中医专家。
作为福建省陈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传承的核心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中医肛肠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中医肛肠病继续教育基地。同时,陈民藩名中医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陈民藩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福建省陈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主持省部级、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陈民藩和主要传承人还担任了国家级学会和省级学会的主要负责人。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3 个月前
包金山,男,蒙古族,1939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中共党员,国医大师,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医药(蒙医整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享受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内蒙古蒙医药学会蒙医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传统正骨分会会长,国家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评审专家。 在...

3 个月前
名老中医:谷世喆 谷世喆教授: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针灸分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中华医学会学术顾问;英国伦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学术特色: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载...

3 个月前
红墙御医:胡维勤 胡维勤,被誉为“红墙御医”,是中医诊疗法的重要传承者与创新者。他出生于1934年浙江金华,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在1964年师从我国著名中医祝谌予。胡维勤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警卫局保健处保健专家及医学教授,曾为多位国家领导人提供保健医疗服...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李佃贵 李佃贵,(1950-),张家口蔚县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首届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专家。2017年河北十大新闻人物。 全国第三至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突出贡献专...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孙光荣 孙光荣,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研究员。1958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孙光荣坚持“大医精诚”,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安神定志汤”已提供给&ldqu...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唐祖宣 【人物简介】 唐祖宣,男,生于1942年3月,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中医主任医师,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唐祖宣两次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张大宁 【人物简介】 张大宁,1944年农历9月11日生于天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长征医院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2014年其被评为中国国医大师。 张大宁擅长诊治各种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有着显著的疗效,其临床疗效遥遥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1993年,他用...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南征 南征,朝鲜族,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名老中医。1942年出生,一九六五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吉林省名中医、国家朝医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世界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 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 工作经历 长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