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大宁,1944年农历9月11日生于天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长征医院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2014年其被评为中国国医大师。
张大宁擅长诊治各种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有着显著的疗效,其临床疗效遥遥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1993年,他用海外捐款,建立了“张大宁传统医学基金会”。
【主要经历】
张大宁教授1966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博士后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肾病学国家授衔专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
张大宁著述及论文颇丰,除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肾病学专著《实用中医肾病学》和《中医肾病学大辞典》外,其它如《中医补肾活血法研究》、《补肾活血法与肾脏疾病》、《古今肾病医案精华》、《张大宁医学论文集》、《中医基础学》、《常用中成药》等十余部学术专著,及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的百余篇论文,都在中西医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有些著作被国外翻译成外文并在国外出版发行。
张大宁教授是中医肾病学奠基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科学、严谨地规范了“中医肾病”的概念、范围及常见病症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从而使“中医肾病学”从中医内科学中科学的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系统完整的中医临床学科。
他提出“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肾虚血瘀论与补肾活血法”、“肾为人体生命之本-肾本学说”等理论,已被中医学术界所公认。擅长病种: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泌尿系感染等,他研制的“新肾康宁胶囊”、“糖肾康胶囊”、“肾衰排毒胶囊”、“补肾止血胶囊”等二十余种制剂,广受海内外肾病患者赞誉。先后完成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课题多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等十余项,同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实用中医肾病学》和《中医肾病学大辞典》等学术著作十余部,论文百余篇,在中西医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张大宁的卓越成就,“国际天文联合会”把中国科学院发现的831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大宁星”,这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上第一颗以医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同时,张大宁星也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张大宁教授身上不乏荣誉的光芒,可他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他毕生勤求古训,融会新知,博极医源,格物明理。致力于推广中医药精髓,铺就了一条“大医精诚”之路。
【学术思想】
张大宁教授从事中医肾病专业的医、教、研工作50余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实用中医肾病学》和《中医肾病学大辞典》,科学严谨地规范了“中医肾病”的概念、范围及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并提出了“肾为人体生命之本-肾本学说”、“肾虚血瘀论与补肾活血法”和“心-肾轴心系统学说”的理论,被誉为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其理论不仅在治疗肾脏疾病中取得很好的疗效,同时在其他慢性病、老年病等疾病也效果颇佳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张大宁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同的致病因子所导致的不同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都会出现相同的病理改变,即“肾虚血瘀”。“肾虚”与“血瘀”几千年来一直作为独立的病因病机指导着中医临床,始终未能将“肾虚”与“血瘀”完整、有机地统一起来。
张大宁教授认为临床上出现的肾虚与血瘀不是孤立存在的,肾虚必兼血瘀。肾虚是本,血瘀是标;肾虚为因,血瘀为果。反过来血瘀又构成新的致病因素,从多方面加重肾虚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各类疾病。而肾虚血瘀作为一种病理改变是产生多种疾病的根本病理基础,是疾病的非特异性表现,是疾病的共性。因此就形成了“肾虚血瘀论”。肾虚血瘀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的根本病理机制:肾虚血瘀是气血功能失调的结果,中医气血关系的理论又为解释肾虚血瘀的机理提供了依据;肾虚血瘀是人体衰老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基础,“虚-瘀-衰老”将是人体衰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肾虚血瘀是“久病及肾”和“久病多瘀”的结果,也就是说肾虚血瘀是各类慢性病的共同的病理学基础。
补肾活血法是建立在“肾虚血瘀论”基础上,针对“肾虚血瘀论”的病理机制提出的治疗大法,针对疾病的非特异性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研究发现,该方法对不同种疾病都有着很好的疗效。在“补肾活血法”基础上,通过调查,发现不同疾病及病症中,都存在“肾虚血瘀”的共性。而且随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年龄增长和腑气不同,“浊毒内蕴”也成为普遍存在的病理基础。因此张大宁教授提出了“补肾活血通腑排毒三合一”的新概念。“补肾-活血-排毒”的思路贯穿于各类肾病治疗的始终。
【思想境界】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必须把医德摆在最高的位置”,这是张大宁教授经常对学生讲的话,用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厚道的做人典范,践行何谓“大医之德”。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的“大医”指大大夫、大专家、大师,是每个大夫终生追求的目标,如何成为大医,需“精诚”两点。“精”是医术要精,“诚”是心术要诚。换句话说,医德要好,心术要诚,医术要精,技术要好,又能治病,又有与人为善、有大慈大悲的心态,德艺双馨方可为“大医”,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大夫,两者都很重要的、缺一不可。张大宁表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求救者,无问其富贵贫贱,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来源:天津市卫健委

3 个月前
包金山,男,蒙古族,1939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中共党员,国医大师,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医药(蒙医整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享受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内蒙古蒙医药学会蒙医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传统正骨分会会长,国家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评审专家。 在...

3 个月前
名老中医:谷世喆 谷世喆教授: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针灸分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中华医学会学术顾问;英国伦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学术特色: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载...

3 个月前
红墙御医:胡维勤 胡维勤,被誉为“红墙御医”,是中医诊疗法的重要传承者与创新者。他出生于1934年浙江金华,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在1964年师从我国著名中医祝谌予。胡维勤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警卫局保健处保健专家及医学教授,曾为多位国家领导人提供保健医疗服...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李佃贵 李佃贵,(1950-),张家口蔚县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首届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专家。2017年河北十大新闻人物。 全国第三至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突出贡献专...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孙光荣 孙光荣,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研究员。1958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孙光荣坚持“大医精诚”,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安神定志汤”已提供给&ldqu...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唐祖宣 【人物简介】 唐祖宣,男,生于1942年3月,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中医主任医师,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唐祖宣两次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张大宁 【人物简介】 张大宁,1944年农历9月11日生于天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长征医院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2014年其被评为中国国医大师。 张大宁擅长诊治各种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有着显著的疗效,其临床疗效遥遥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1993年,他用...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南征 南征,朝鲜族,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名老中医。1942年出生,一九六五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吉林省名中医、国家朝医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世界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 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 工作经历 长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