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唐祖宣,男,生于1942年3月,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中医主任医师,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唐祖宣两次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贡献奖;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2019年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020年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带徒千余名,分别来自中国、美国、瑞典、泰国、马里、毛里求斯、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三甲医院院长240余名。60年来一直在基层为群众治病,曾经为160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和名人大家做过医疗保健工作。10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全国和省级医学刊物上。
【人物经历】
唐祖宣擅长运用益气化瘀、温阳益气、清热解毒等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性坏疽等。在半个多世纪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温阳法治疗心脑血管病效果显著,防治四肢血管病有独到建树,治疗老年病经验丰富,研制出国家三类新药“脉络舒通颗粒”。撰写学术论文136篇,编著学术著作和履职著作123部,共计8070万字。
在三十多年的人大代表历程中,提出议案、建议1165件,其中有关中医药事业方面的522件,并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致信中央领导86封。在助推国家中医药大政方针制定、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中医药立法、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疫病作用和中医教育、科研、传承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发言】
唐祖宣在中医敷疗技术发展与行业规范专家研讨会上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医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医敷疗技术,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在第三届(2024)岐黄文化国际论坛上,唐祖宣分享了自己和中医结缘、从医六十余载,并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奔走呼吁的经历。关于中医传承方面,唐祖宣表示,学好中医没有别的,就是要“苦背善问,勤读多写,炼好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在大量的治病和临床中增长自己的本事,在奉献和专注中锻炼自己的品格,才能在学术上有更大的突破,造福人类。
【传承仲景】
踏上南阳大地,扑面而来的都是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浓厚气息,邓州市便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一部南阳杏林事,半部华夏中医兴盛史。从医60余年,唐祖宣就工作在医圣张仲景的故里——邓州市的邓州市中医院,坚守县级医院临床一线,心系百姓,传承仲景,在周围血管病上医术精湛而名震豫鄂。
生于、长于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从背诵经典到坚守基层医院临床一线60载,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对唐祖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仲景被称为方术之祖,其经典很有具体指导意义,我在临床中主要用张仲景的方子。”遵循张仲景经方治疗脱疽的实践,使得唐祖宣对周围血管病这种顽疾有着独特见解。1978年,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研究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后来,他又带领团队完成了“温阳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一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及“通脉一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课题。1998年,他研制成功的“脉络疏通颗粒”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治疗静脉血栓的中药新药,临床运用至今,诸多患者从病痛中被解救出来。
经了解,唐祖宣不仅善用温阳法治脱疽,还用其救治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都取得满意疗效。唐祖宣表示,中医的精华就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而施治。同是一种病,开的方子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其症状不同。因此,将辨证施治应用于临床,唐祖宣在治疗外科、妇科、眼科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许多患者远程赶来求治。
【彰显国医】
在半个多世纪的基层临床与科研实践中,唐祖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运用温阳疗法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在防治四肢血管病、治疗老年病等方面也建树独到外,他自1981年以来,曾任县、市、省和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履职期间中,唐祖宣肩负中医药发展的期望,勇于担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疾呼数十年不间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1988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唐祖宣与其他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将中医、中药合并管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议案。后为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他上下奔走。经过不懈努力,同年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成立。1989年9月,他所在的邓州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为全国第一家县级中医药管理机构。
当人大代表34年,唐祖宣连年为中医药立法建言。为掌握法律知识,唐祖宣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培训班,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为中医药立法提案提供了翔实材料。作为中医药界的资深人大代表,唐祖宣抓住一切机会呼吁为中医药立法。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国家公布了新医改方案和《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套文件中吸纳了他的部分建议。
“我一辈子做了两件事,一是当中医大夫,二是做人大代表。不论是当中医医生,还是做人大代表,我都在为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而努力。”唐祖宣如是说。如今,唐祖宣年逾耄耋,也已卸任全国人大代表,但他依然关注中医药文化传承,将责任扛在肩头,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精神,奋斗在中医药事业的第一线,续写着自己的“大医精诚”序章。
责任编辑:李月萍

3 个月前
包金山,男,蒙古族,1939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中共党员,国医大师,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医药(蒙医整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享受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内蒙古蒙医药学会蒙医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传统正骨分会会长,国家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评审专家。 在...

3 个月前
名老中医:谷世喆 谷世喆教授: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针灸分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中华医学会学术顾问;英国伦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学术特色: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载...

3 个月前
红墙御医:胡维勤 胡维勤,被誉为“红墙御医”,是中医诊疗法的重要传承者与创新者。他出生于1934年浙江金华,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在1964年师从我国著名中医祝谌予。胡维勤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警卫局保健处保健专家及医学教授,曾为多位国家领导人提供保健医疗服...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李佃贵 李佃贵,(1950-),张家口蔚县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首届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专家。2017年河北十大新闻人物。 全国第三至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突出贡献专...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孙光荣 孙光荣,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研究员。1958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孙光荣坚持“大医精诚”,提出中医临床核心理念,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安神定志汤”已提供给&ldqu...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唐祖宣 【人物简介】 唐祖宣,男,生于1942年3月,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中医主任医师,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唐祖宣两次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张大宁 【人物简介】 张大宁,1944年农历9月11日生于天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长征医院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2014年其被评为中国国医大师。 张大宁擅长诊治各种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有着显著的疗效,其临床疗效遥遥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1993年,他用...

3 个月前
国医大师:南征 南征,朝鲜族,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名老中医。1942年出生,一九六五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吉林省名中医、国家朝医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世界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 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 工作经历 长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