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 “团体标准的红利期是不是要结束了?” 这一疑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了政策支持、新兴产业需求等已知优势外,团体标准在市场活力激发、区域协同发展、消费升级引导、绿色转型推动以及跨界融合促进等方面,正不断释放新的红利,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在过去,标准制定往往由少数大型企业或行业巨头主导,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很难拥有话语权。而团体标准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各类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广泛吸纳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让它们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能直接体现在标准中。例如,某省的纺织行业协会联合数十家中小纺织企业制定的环保面料团体标准,既满足了市场对绿色纺织品的需求,又让这些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产品溢价率平均提升 15%。团体标准为民营企业搭建了发声平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这股力量将持续推动团体标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产业政策、技术要求存在差异,这给跨区域合作带来了阻碍。团体标准凭借其灵活性和针对性,成为打破行政壁垒的有效工具。京津冀三地的物流行业联盟共同制定的区域物流协同团体标准,统一了货物运输、仓储管理、信息共享等环节的技术规范,使区域内物流效率提升 20%,物流成本降低 12%。长三角的电子信息产业团体标准则推动了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团体标准在区域协同中的作用将愈发凸显。
消费升级时代,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安全、体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团体标准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的新需求,制定出更细化、更贴合实际的标准,为消费升级提供指引。在母婴用品领域,某行业团体制定的婴幼儿服饰安全团体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面料透气性、耐摩擦性等更严格的指标,让消费者能够更清晰地识别优质产品,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品质提升。在旅游服务行业,团体标准对民宿服务、导游服务等进行规范,提升了旅游消费的满意度。可以说,团体标准正在成为消费者选择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 “导航仪”,其在消费领域的红利将持续释放。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也在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团体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催化作用。相较于国家标准,团体标准能更快速地将绿色技术、环保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标准要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领域的团体标准,规范了充电接口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入了节能降耗的技术指标,促进了充电设施的绿色化发展。在建筑行业,某团体制定的绿色建筑材料团体标准,推动了新型环保建材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了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团体标准在推动生态转型方面的红利将更加显著。
当前,产业跨界融合成为趋势,不同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产品融合日益增多。团体标准能够跨越行业壁垒,将不同领域的技术要求、规范进行整合,为跨界融合提供标准支撑。在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领域,相关团体制定的团体标准,统一了医疗数据共享、在线诊疗服务等方面的规范,促进了互联网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让患者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智能交通领域,团体标准将汽车制造、信息技术、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标准进行衔接,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和应用。跨界融合的不断深化,为团体标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红利空间。
综上所述,团体标准的红利期不仅没有结束,反而在多个新的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它在激活市场活力、助力区域协同、引导消费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和促进跨界融合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团体标准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6 天前
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发布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经协会组织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研究审议,《169 腹针减脂疗法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等4 个标准进行立项评审,标准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参与起草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要求,按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标准编制相关规定及...

1 个月前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职称制度也逐渐完善。在职称评审中,除了学术论著、专利、项目等个人成果外,团体标准的参编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参考条件。但是,许多人对团体标准的参编是否能评职称仍存在疑惑。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01.我们需要了解团体标准的概念团体标准是指由多个单位、组织或个人共同制定的标准。其制定过程具有民主性、代表性和可持续性,具有较强的真...

1 个月前
近年来,国家对团体标准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攀升,各地也纷纷加大力度推进标准化工作。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省份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及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各省针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定的财政补贴政策也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 这些专项补贴政策,不仅能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积极性,更能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助力产品质量与服务能力提升,加速技...

2 个月前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团体标准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团体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背后,一系列费用问题也随之而来,困扰着不少企业和相关从业者。今天,咱们就来全方位剖析团体标准在收费方面的诸多疑问。 01团体标准为何收费? 团体标准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2 个月前
面对 “团体标准的红利期是不是要结束了?” 这一疑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了政策支持、新兴产业需求等已知优势外,团体标准在市场活力激发、区域协同发展、消费升级引导、绿色转型推动以及跨界融合促进等方面,正不断释放新的红利,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一、激活市场活力:民营企业的 “标准话语权” 加速器 在过去,标准...

2 个月前
团体标准的实施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涉及标准本身的质量,也与市场环境、配套机制、推广力度等密切相关。以下是主要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 一、标准自身的质量与适用性 1.科学性与先进性 若团体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充分的调研、实验数据支撑,或未吸纳行业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可能导致标准内容滞后于市场需求,甚至与...

2 个月前
8月19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2025年民政部标准制定计划》。根据该计划,今年民政部将开展23项民政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并向国家标准委申请14项标准立项。 其中,拟申报国家标准的项目包括应急慈善捐赠指南、老年助餐服务指南等,民政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包括会所模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服务规范、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儿童福利机构孤独症康复服务规范、养老顾问服务...

2 个月前
团体标准起草单位与起草人作为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主体,在推动行业技术规范、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依法依规享有多维度核心权益,具体可从荣誉认可、参与权限、资源支持、品牌提升等方面展开,核心权益如下: 一、荣誉与身份认可类权益 署名权:在正式发布的团体标准文本中,明确列入起草单位名称及起草人姓名,是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的官方身份证明,体现其在标准研制中的贡献。 ...